智能技术在养老的应用,养老在中国是一个延续千年的话题,中国的孝悌文化也形成了敬老爱老的美德,古代的老人,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环境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有着比较久的过程,特别是在欧美和日本,就养老市场的情况和现在目前市场的主流解决方案,以及智慧技术在养老市场未来的应用。
欧美在二战结束之后,进入到生育期,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之后,社会也比较稳定,欧美在养老领域比中国早二十年左右进入,中国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自然灾害之后,1958~1960年之后,才慢慢进入到稳定的社会环境,当时毛主席提出人多力量大,1960年左右出生的人兄弟姐妹会比较多。
国际社会认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标准,中国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问题没有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截止到2017年中国的老年人口达到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亿,在2030年左右这个数字将达到4亿。中国的养老呈现的特点:人口数量大,增长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空巢率占到50%以上,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的状态。
国家针对养老问题也提出了一个“9073”计划,“90”是90%的老人居住在自己家中来养老,即居家养老,“7”是指7%社区养老,“3”是3%的机构养老,“9073”养老体系的建设规划与国际社会的划分是类似的,所以罗格朗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也是针对这三个领域的市场。
罗格朗智能养老解决方案
罗格朗是在1988年左右进入智慧养老阶段,目前在欧洲有五家养老企业主要是针对居家养老、养老社区和机构养老三大领域,以及慢性病管理,罗格朗有完整的结局方案。
罗格朗针对养老机构提出了移动式管理的解决方案,目前主流市场还有针对医院的医护呼叫的解决方案,大家普遍认为养老机构住的都是高龄老年人,或者是失能、半失能,甚至是一些失智老人,它解决的是刚需的问题,医院的康复楼与之类似,但是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为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都是在2013年前后成立或转型智慧养老领域,所以很多企业会参考借鉴医院的系统。
罗格朗的机构养老系统针对的是两类用户:一类是老年人,另一类是服务人员,区别在于更多与人和服务进行连接,老年人是长期生活在养老机构中,医院针对的是病人,并不长期居住其中,也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不具备长期护理和长期服务的能力。而在养老机构中,例如喂饭、喂药、清洁、换洗等都是有护理人员来照料,其盈利模式也不同于医院依靠药物和手术的盈利,但是养老机构是通过服务,我们的服务人员是需要出来和老年人打交道,为老人们服务。老年人不可能全天24小时躺在床上,也需要到户外运动,参加活动等,所以罗格朗希望为这两类人群提供移动式的管理。
智慧机构养老的重点解决方案
首先,主要的应用包含了紧急求助呼叫(洗手间和一些公共区域的紧急呼叫)、智能监测(不活动监测、夜间生命体征预警监测和跌倒手环的报警监测),老年人在机构内的活动范围相对集中。
第二,老年人需要移动管理、移动定位、求助和防走失的解决方案,通过佩戴手环、吊坠或者扣子。但是失智老人的方案就有所不同,失智老人房间内的求助呼叫可能不会用,定位的手环也会扔掉,所以会采用一些比较专业的预防失智老人的一些操作,但是又要尽可能地降低人工成本,不要去做一对一的陪护。
第三,我们的护士人员会每人配备一台手持机,无论在哪个位置都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呼叫,而且便于夜间值班,在夜间值班的时候通过移动式管理可以极大降低夜间值班的人数。护工接收到老人的呼叫之后,几点钟到现场,几点钟离开,仪器都会有一个完整的记录,可以有效统计护工的工作量以及他们的积极性和护理时长,甚至还包括老人呼叫是什么状态,这些在软件后台都将有记录。
第四,我们还有一个更高的需求,护工在前线做护理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紧急情况,需要的医生或者护士长的志愿,通过手持机也可以呼叫同组的组员或者医生进行医疗急救的救援。
第五,健康管理,因为我们都是高龄长者,通过护理人员拿的健康监测设备来为长者们做慢性病的监测。这些可以为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数据传送到老人子女手中,让子女们可以随时观测到老人生活的情况,以及我们服务的情况。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为我们的养老机构,在进行规模化发展的时候提供数据支撑。
智慧社区养老的构建细节
在养老社区方面,现在大家也看到很多的地产企业在进入养老领域,开发了很多养老社区。在养老社区里居住的长者大部分都是自理型的长者,居住环境包含客厅、厨房,老人是可以独立生活在其中的,那这种长者一般都是退休后,但是还没进入高龄和护理型的状态。
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养老,都是不希望老人们去照料设备,不需要去关注设备是否有电或者损坏,所有的设备都必须在后台有在线的监测,以及设备的使用状态。长者们只需要去使用,无需关注其他问题,他们也没有相应的精力去照顾这些设备。高龄长者使用的这些设备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先进越好,而是在前端表现出越简单、越稳定、越方便使用、维护,这样的状态会更适合,因为这种产品每天都用,无论刮风下雨都必须是管用的。
在养老社区配备有安全照护,以及一些主动的监测、定位、求助,甚至离开社区环境也有一个远程的定位和求助。除此之外,可能还会增加像老年大学的一些活动,书法班、绘画、跳舞、养生等。以往组织类似活动可能需要通过张贴海报的方式招募活动参与人员,但是无法确定实际的到场人数,然而通过智慧养老的方式,可以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健康终端,带屏幕、带语音的方式,将未来一个月的活动情况发布到终端设备上,长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报名和预约,后台会有一个参与人员的统计,也可以限定人数。参加完活动之后也可以将这些照片洗出来,将活动的情况分享到老人的房间进行播放,或者子女的客户端进行分享。
第二个是健康数据的管理,不同于高龄长者,对于自理型老人可能会设置健康小屋,让长者通过身份证或者IC卡的方式,刷卡进行自助式体检,每个星期两到三次,当然也会用服务人员来协助,做完这些身体指标的测试之后,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帮助平时的养生、饮食,预防一些疾病,维持健康。
在购物方面老年人也有一定的需求,社区环境相对较大,购物的便捷程度不高,老年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或者APP进行点餐,或者维修服务、预约挂号等,在平台上下单、预约,再由园区的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因为养老社区里老人的房间是独立的,有隐私的,我们的护理人员不能随时进入,所以更多地是在线对老人们进行关爱和监测。
对于一些高端的养老社区也会提供一些像智能家居控制的应用,但是会比较的简单,尽量做到适老化的操作,比如说场景的应用,联动的控制,但是在前端的操作界面是非常简单的,没有那么多菜单和复杂的按钮。其实在养老机构里面也会有一些比较简单,有起夜模式的一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