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流量,快去再多搞点流量来!” 没有一个营销人或增长人,不对这个brief感到再耳熟不过了……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营销人经常被老板当做是“流量魔法师”:你再刷个屏吧?再搞一个10万+?你不是很擅长搞病毒营销吗?
好像我随手搓个炉石就能变出流量来一样。
人人都爱流量。因为大家人心里都有一个营销漏斗(从发现到兴趣到购买),我们尽可能都想去把漏斗填满,填满就有新客进来了。
我的亲身经历是:很多互联网人的信仰就是流量+打折。如果流量能够够大,总是会有顾客留下。只要打折,就能增加转化率。
▲ 双十一每年折扣的花样不断
前两天我参加了嘉程资本搞的《50%的流量操盘手今天都到这了》,这个标题瞬间吸引来了300多人,整个会场可以闻到大家都想要流量的焦虑。
很多人见我就喜欢问我,你有什么好的流量渠道?我做下来效果不好,还有什么办法?有什么办法能卖的更好?
不得不感叹现在获取流量的方式千奇百怪,如果还是老三样买硬广简直就是落后,现在做个共享体称都能每月净增1700万粉丝,放在不同的场景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用户心态的流量。
但是其实过度关注这个漏斗,正是导致许多创业公司短视,只关注拉新,最后增长瓶颈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呢?
1.流量越来越贵,销售BD越雇越多,预算总是不够用。流量一直在成倍的变贵,变水,今年的CPA是去年的好几倍。
2.吸引到的大多是低质量”薅羊毛“用户。为了增加转化率,我们通常会发券,券越发越大,吸引来的用户通常是因为券,而这些抱着”薅羊毛“心态的用户也更容易没有券就离开。
3.为了维持拉新的速度,所以药不能停,最后很大几率会忽略了用户的体验优化。刚开始搞到流量,会给你产品上线后快速增长,仿佛已经找到了PMF(Product Market Fit)的错觉,但后期一旦缺少新的流量源的灌入,增长则会就直接放缓,并进入“药不能停的悲剧状态。只好继续买量,继续想办法运用团队资源去想增长手段,关注拉新,而忽略产品体验,如此恶性循环。
为什么忽略产品体验?因为产品体验的提高不但耗时耗力,难以击破,而且看起来并不对增长起立即的作用。
如此恶性循环,再买量,再打折。量更贵了,用户更挑剔了,增长也悲剧了。
流量或获客只是营销中间的一环,卖得好是一个结果,但中间需要打通的是整个用户生态。
在拼命买流量的长征中,其实很容易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你的用户就是你最好的销售。
加快拉新速度前,做一个机制,能培养用户养成为你打call的习惯,才是第一优先级。
你没有足够的钱去触及、影响所有用户,让每个人都留下,但是你可以让已经成为你用户的人为你说话。
这时,你漏斗下方本来要越来越变小的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又回到了漏斗的上方,并且变得更加精准了。
如果你的这个理念被转变的话,这时候你心中潜移默化相信的漏斗就被翻转了,反而变成了一个喇叭。
这时候你一定会想:不就是裂变吗?
那你就错了。
现在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大多裂变,表面上同样让用户变成了销售,但其实是本末倒置,还是在变相拿量。我们经常看到美团、百度外卖等吃完会让用户发券。或者我们做产品常常要求用户”分享“才可得到一些权益。
后来怎么样了呢?实际上分享被秒删,或者被分享进非常不精准的群体,或者直接被薅羊毛。
我们之前还专门组了”红包“群,专门用来一起薅羊毛。
这样的情况下,拉来的用户不但是无效的,而且你为此还付出了更多的补贴,最后券不能停。流量也还是没法停。
在增长黑盒的文章《微信裂变一定要刷屏才好吗?》(今日第三条推送),他们曾经做过一次裂变测试,发到2个付费社群。几分钟不到就会裂变出一个新群,很快就裂变出了几千用户,裂变K值达到了2。本来可以拿这个去吹嘘的Alan和Yolo却选择了关闭裂变活动,探讨裂变快的结果。
他们发现活动虽然拉新数字好看,但其实出现了两个负面的作用:
1. 用户不精准,留存低
用户不精准,也随之带来了问题。由于大量非目标用户进群,虽然大家都访问了,但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对“内测”感兴趣,讨论技能本身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2. 用户体验下降
群内机器人自动回复、消息刷屏显得太机械了,不少人对这种活动形式感到厌烦。
反而之前他们做的一个人工裂变的活动 - 每个加的人都需要Alan亲自审批并打招呼再加入群,效果来的更好。于是他们反思
Kudos to这两位兄弟。想想市面上的裂变大神们,你是真的帮企业做了增长,还是只是做出了漂亮的数据呢?
那么,创业初期,怎么做才能建立良性用户生态,甚至于适用于高客单价的产品,产生真正高质量的“裂变”,让你的用户变成你的销售呢?
我总结为下面四点,互相扶持叠加:
1. 打造体验好的产品:打造被人热爱,可以赋能的产品,与用户交流来持续优化
2. 建立品牌热爱和真“社群”:建立粉丝社群,并让他/她们骄傲,发自内心地想替你分享
3. 制造产品和营销层的裂变:无时不刻给用户打造扩音的机会
4. 把媒体预算还给用户:在品牌创意的基础上增加激励
下面我来说下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个可以适用于上至LV下至拼夕夕。
创业公司早期的时候你一洗二白,也没啥钱,你有的就是满身的激情。你干嘛呢,这时候不要净想着拉新,而是要去想怎么制造一款能够被人热爱,能给予用户更多力量的产品。
美国知名邮件营销公司Mailchimp的创始人Ben Chestnut在创建公司早期的时候,主要集中注意力做的一件事就是“赋能”用户。他要求团队集中优化产品体验,达到就算没有客服也能用户自我操作的体验。
后来,在2012年Mailchimp增长了好百倍千倍,但是它们的客服进线量却只增加了三倍。因为他们早就已经把产品打磨到用户自己就能自主操作完成邮件营销,不需要找客服咨询了。
▲ Mailchimp的用户增长速度,3年翻了几百几千倍
▲ 同期咨询进线数量只增加了3倍
而他们就有时间把每一次客户进线都当做是一次对话。
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可爱的卡片和T恤,随时送给用户作为惊喜,不是抱怨的用户才能得到,而是那些对话把他们逗笑的用户。(We gave it to those who make us chuckle)
今天,有多少用户真的爱你爱到疯狂?如果今天你的产品消失了,会有多少用户为之感到伤心?多少人无所谓转头冲向竞品?
就像彭萦在《从 HeyJuice 到原麦山丘再到 ZeeTea,我是如何打造新品类的?》里提到HeyJuice早期是如何诞生的那样:
我负责的是市场营销,可是在创业的最早期,我没有做任何能被称之为市场营销的事情,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对一的销售。没有召开产品发布会,没有买广告,没有做展位,没有刷榜单,没有去参加任何健康食品行业会议或创投圈交流会,我向身边的所有朋友推荐我们的排毒果蔬汁。大家纷纷觉得这个概念很新鲜,都想尝试,先交了钱。
第一批顾客这十多个人很快就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晒出我们的产品。三天不吃饭,每天喝 6 瓶果蔬汁,买了的人就忍不住想晒朋友圈。这一批顾客晒了后,他们的朋友们看见,喝了这个果蔬汁套餐就能排毒、变瘦、皮肤变好、精神更好,也纷纷想尝试。这个概念一下子就被引爆了。
在创业初期,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一个一个地得到第一批种子顾客。让一百个人爱上你,比一万个人觉得你还行,重要得多。
当有一百个人疯狂爱你的时候,一个爆品就被打造出来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得到前 100 个真爱顾客。
对顾客好到有病,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的每一个同事都轮天做客服。顾客刚喝一天大姨妈来了不能喝了,我们说下星期重新给你配送完整一套;顾客临时改个配送地址,我们二话不说自己打车送过去;顾客特别不爱2号果蔬汁,爱6号,想要两个6号,我们一边告诉她还是要按菜单来喝,但喜欢就每天多送一瓶6号。
我们客服的 KPI 不是一天解决多少个顾客打来的电话,而是顾客在挂断电话时有多高兴。
同样,在美国,Seth Godin去Google演讲的时候提到这么一件事,有一个人在路上看到他拿着印着Google logo的物件,就大叫,你在Google工作吗?我很爱Google!
为什么人们爱Google?因为它免费提供了好的搜索,让每个人都能免费的拥有自己想要的信息,得到了更多的知识。
产品体验是所有事情的第一步,如果不以体验为优先级,你想想百度。今天还有人大叫自己热爱百度吗?
用户不是瞎子,那些为用户体验着想而不停优化自己的产品能被人感知到,并圈粉无数。
如果你在户外看到了自己的广告,你的营销部门没有放任何文案,只有这么一个icon,不带任何文字,你会心疼吗?
我猜你一定恨不得跑去给他们一个大巴掌了。
而Mailchimp的创始人就做了这么件事,他把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的户外广告上都放了他们这只猴子,并乐此不疲。
他说,我就是为了让看到猴哥的我们的用户能开心的笑一笑。
说完这个,你还记得苹果所有的广告吧。通常基本没几个字,就是一个Logo。
如果是漏斗营销原理的话,如此大的曝光,转化微乎其微,付费肯定是很少了!但是苹果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卖的那么好,现在又变成了奢侈品?
借此出来一个问题,很多人经常问我,品牌营销到底作用是什么?
多芬为什么要做Real Beauty的广告,SKII为什么要做Change Destiny。这些广告,没有功能利益点,只打感情牌,怎么行得通?只是因为它们预算多,所以任性吗?
我认为,只有真正懂得“翻转漏斗”的营销人才懂得何时用品牌营销来做销量。
如果你只是在漏斗营销这个越来越效果驱动的思考维度下,不带产品利益点的品牌广告的确显得一无是处。
但如果你看得到漏斗下方还有如此大的空间,能把用户变成你的销售,你才知道品牌营销的魅力。
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对已有用户喊话,并形成波纹营销 -- 从品牌本身影响员工、团队、影响种子用户、让他们再影响深度用户、意见领袖,最后形成了无形的品牌社群,并不断对外辐射。
在品牌社群(Brand Community)这件事上,苹果当仁不让的是一个鼻祖。虽然苹果并没有建立任何的线上社区,但是线下早就集结了为苹果这个cult而疯狂的人。
苹果在1997年上线的著名广告Think Different,正是一次他们面对自己用户,把他们变为“忠实信徒”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