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小程序的前戏好长啊,从2016年1月推出开发工具以来,它前后酝酿了一年时间。
每次小程序有个风吹草动,都整得跟国务院出台新政策一样,一堆的媒体跟进报道。没办法,谁叫微信那么火呢。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微信会是小程序最大的入口,甚至觉得小程序会和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并行。
但张小龙却在演讲里头说了:小程序和公众号木有一毛钱关系,它没有入口,不能被下载,甚至很难被搜索。
除了上面说的,小程序还不能推送消息、不能做游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等等。总结起来就8个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2
说到这,我们可能会想,小程序这样设置完全不利于我们企业啊。我们没法直接获取和沉淀粉丝,也就不能建池养鱼,去进行后续转化或再次消费了。
没错,小程序是故意这样做的。
它将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用户只能通过扫二维码直接使用小程序,并且无需安装,用完即走,这是小程序的最大特点。
要怎么理解呢?
举个常见的例子,我们去便利店买东西、去餐馆吃东西后要扫码付款,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输入金额、输入密码、支付成功后就直接关闭页面了。
也就是说,用户在用完这个小程序后,就跟企业byebye了,不会再有联系。除非商家自己再设置一些机制让用户沉淀和分享,比如把小程序放在公众号的菜单栏里,或者分享到微信群里。
3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程序要这样做呢?
其实它是在鼓励我们站在用户场景维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到和解决用户真正的需求。
正如张小龙说的:我们不是要创造需求,而是要发现需求。
我们回想一下,为什么企业的APP那么难存活,通常会被用户无情地卸载?为什么企业微信公众号那么难做,打开率和转发率如此之低?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商家是在单方面地创造需求,就拿卖坚果这事来说,一般商家的思维是这样的:
·先假设用户是需要坚果的,因为坚果有营养又好吃;
·所以拼命地宣传坚果的好处,拼命推送各种促销优惠券。
但这样子做,用户被打动和触发需求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现在用户越来越理性,只有用户真正需要的时候,他才会来找你。
▲你认为促销优惠用户都会接收,但最后辛苦的是环卫工
所以,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不是“用户需要坚果,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个问题,这是一种懒惰的思维;
我们更应该想的是“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才会想买坚果,他们吃坚果的时候又会碰到什么情况”,这就是场景营销的思维。
4
接下来,就“卖坚果”这事我们来开下脑洞:
·在家庭场景下,坚果一般用于节日消费、朋友聚会,这时坚果是用来分享和消磨时光的,通常会被拿出来摆放在桌上。所以对应的坚果应该是带壳销售,并且要量大价优;
·在看电影、办公室等安静的环境下,坚果则最好去壳包装,包装袋也以纸质为主,降低噪音,能够保证安静食用;
·在室外环境、旅游情景下,卖坚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赠送垃圾袋子,这样子能够方便处理果壳。
说了那么多,我想到了“三只松鼠”,这个坚果零食电商的场景营销就很让人称道。它会赠送消费者开壳器、垃圾袋、一次性手套、纸巾这些小玩意,而消费者也因为这些小礼物乐此不疲地为三只松鼠做免费宣传。
各位发现了吗?这就是场景营销的魅力所在。
▲成立短短四年,三只松鼠估值超过40亿,2016年销50亿净赚2亿,正准备IPO
5
这也正是小程序想要做的,它主要铺的是线下的使用场景,是“某种特定功能”的“启用”或“调用”,如果用户不需要,就随时关闭。
也就是说,它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其实对于我们做线下实体的企业,反而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间。
打个比方,一家卖电机的,可以在一台机器上面放3个二维码,每个二维码就是一个小程序,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扫第1个二维码会出现视频,专门介绍这台机器的功能、该如何操作,有什么注意事项;
·扫第2个二维码会出现交易页面,用户可以在上面了解到厂家,并且直接下单购买,尤其是与机器有关的耗材;
·扫第3个二维码会出现售后页面,专门介绍怎样排除一些简单的机器故障、维修、保养等。
这样做能够让用户直达想要了解的页面,这种体验肯定好过订阅公众号或下载APP,因为你至少减少了“关注“、”下载“、“四处查找菜单栏”等好几个步骤。
我们一定要想明白,如果切中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给到他们良好的体验,那效果一定好过10次、100次的广告推送。也能因此达到一个良好的闭环,那就是:用户来了→用户用了→用户走了→用户下一次重新进来。
相反,如果没有解决用户的场景需求和痛点,那么即使用户来了一次,也会用脚投票、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