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容没好标题的全靠自动传播,有内容又有好标题的除了自动传播外、还有一个大优势是标题的吸引力,但无论哪种最终靠的还是内容的根基屹立着。
这很如同产品与营销的关系,只是,很多时候,大家过分追逐、痴迷于营销,却忘了营销的本质应该是“锦上添花”,在有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营销的吸睛作用,打赢一场营销大胜仗。
但,更多的时候,人们在营销界玩什么?借助热点、制造热点,看到一个10W+就要模仿,逮到一个热点就必须借势,最后能从中获利的又能有几个?相关数据显示,借助热点最终成功的常常只有20万分之一。
两个耳熟能详的品牌:iPhone与杜蕾斯
每年iPhone出新品,朋友圈总要闹一段排斥外国货的故事,什么南海牵连的输入法问题、美国支持某些国家对抗我国土的各种谈论,再不然卖肾买iPhone的虚荣心、因“卖肾”引起的大小感情纠纷……除了朋友圈,媒体们也少不了一番大黑特黑,大致是说好的更惊艳的新品呢,结果你就给我来个这……总之,功能不尽如人意,但结局常常只有一种:iPhone又售罄了。
原因呢?原因呢?大家都不爱国了?大家都不改良虚荣心了?都不黑iPhone新功能了?其实更多的原因只有一个:iPhone仍是目前我们所认识的手机品牌里最好用的一个,说白了:产品,仍是也永远是iPhone售罄的最终原因。哪天iPhone开始爆炸了、网速开始变慢了、摄影能力开始差于某黑马品牌了……再好的营销手段又还能留得住现在苹果的分毫火爆气势?
杜蕾斯,一个几乎被业内成为营销鼻祖的品牌,有啥热点都在期待杜蕾斯出新花样、技压群雄的营销来,它算得上是把营销的“锦上添花”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品牌,当营销都能成为行业内标杆,杜蕾斯实在是把营销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但一切的基础仍旧少不了它花样百出的、又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来,某天产品出了事故,营销的架子或许还能被拿来去发展其他的品牌,但这产品也就只有死路一条。
说这两个经典品牌的目的是告诉在座整天研究营销的运营者们:即便再追求营销的带动作用,也不要忘了产品为本、营销为辅的基本原则。除非你是靠“营销”这个产品过活,每天都只负责将某企业某商家的牌子推出去、后续生存你一概不用过问,否则作为企业方,为了长久发展,还是不要本末倒置。
滴滴与施华蔻,以及突然就火起来的某日系线下店
施华蔻日前做了一个很好的推广,与滴滴联合,找出“商务男士”来,分发产品试用装,不盲目、更有效的分发策略,以及选中的滴滴这个高流量平台,无论是选择的方向还是给出的免费产品策略,都算是合格的营销手段,而除了成功的营销手段之外,决定此次营销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派发的施华蔻真的好用!
某天,大街上突然冒出十元店形式、但又高大上的日系轻时尚小店来,里面确有一些很棒的小物件(各类装饰物),但其中的护肤、以及实用电器类却是问题百出,打着“日系”的低价高质名声,它能存活多久?我们不妨大胆做个论断:其中的小饰物、包包帽子们仍能继续凭着10元、20元驰骋于大街小巷,但那些买过其中护肤品、买过他家小锅、买过他家移动电源等更需要技术的产品的人,最终只会与其渐行渐远。
做营销先做产品、做网站先做内容、做排名先做优化,这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