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旋风九日》
当天的发布会上,电影《旋风九日》正式发布了俞敏洪版制作特辑,导演傅红星则和俞敏洪现场进行了深度对谈,对影片所刻画的那个时代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更深远的意义进行交流。
电影《旋风九日》讲述了三十多年前的邓小平访美事件,以最真实的镜头展现了邓小平作为国家领导人在政治外交上举重若轻的风姿,以及对民族命运和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在活动现场,傅红星笑谈:“如果以互联网思维来看,邓小平访美就是给中国开通了公众号,它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导演肯定了邓小平访美九日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价值,对此他特意提到:“如果没有邓小平访美,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速7》和速8,当然也不会有与我们同日公映的《复2》,看完《旋风九日》就会明白,一切都是如何发生的。”
俞敏洪则在发布会现场肯定了电影《旋风九日》对于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导向作用,并且感慨自己的创业成功与邓小平访美的那九天密不可分。“邓小平的访美直接拉近了中美两国的距离,对这一事件的价值如何评价都不过分。邓小平访美也与我个人的命运紧密相关,正是他对出国看看世界的远见鼓励了我去创办新东方。”俞敏洪的发言让很多在场的年轻记者产生了强烈共鸣,也对影片展现的那段重大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俞敏洪也不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其实还是很关心社会大环境与自身命运的关系,“我发现我的那些90后学生,不只是关心饮食男女和‘小时代’,他们也会关心大时代,关心个人和国家的命运!”
好电影同样改变命运
俞敏洪回顾,最初《旋风九日》剧组请他出镜时,自己“一听影片介绍就觉得和傅红星导演志同道合,影片的主题吸引了我,于是我们一拍即合”。面向全国记者,俞敏洪道出了将自己第一次电影出镜献给《旋风九日》的初衷,坦言自己“不喜欢拿我个人的经历来做文章,但是对于一部紧扣时代脉搏的影片我一定支持”,最后他补充道,“我要组织新东方两百多万学员都来看《旋风九日》!”
俞敏洪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经历,并一再表示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都认真看看这部电影、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稀缺性好电影”这一主题,导演傅红星也阐述了他个人的独特观点,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越做越大,但是电影的类型还是比较单一,而这部《旋风九日》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有一位著名的影评家看过这部电影后说‘它颠覆了之前的类型形态’。”傅红星告诉记者,目前大热的《速7》是从某一个维度探测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小,但《旋风九日》则从另一个维度来探测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度,“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一定是立体和丰富的,不应该只是一个维度。如果《速7》、《复联2》已经把市场撑得很大,那么希望《旋风九日》也可以证明我们的市场充满更多可能性,证明好的电影好的内容一定会有观众像俞敏洪老师一样懂得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