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月宏观经济热点事件评析
美联储推迟加息,中国别被美联储牵着鼻子走
1. 联储不加息,资本市场欢腾雀跃
周四(9月17日)美联储执行委员会议决定,暂不加息。一时间资本市场拍手叫好,许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国的投资者都如释重负。特别是当美联储主席Yellen多次强调暂缓加息的原因是美国考虑到前段时间中国等新兴国家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有负面的溢出效应,中国的投资者甚至对美联储的这份关心还表达了谢意。
2. 美国不是救世主,加息与否全看美国的需要
美联储不加息的决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资本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但最关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美国通胀水平还在目标区间以下。在没有出现通胀风险之前,美联储不愿意冒冒失失加息去人为制造波动。事实上,在接近大半年的时间内美联储一直犹豫要不要加息,理由就是它需要密切关注失业率等经济指标是否能证明经济已经企稳回升。图1显示美国最近十年的失业率变化,08年危机恶化之后,失业率快速上升,并且于2010年初达到峰值后开始缓慢回落。
图1 美国月度失业率数据(来源:CEIC)
在通胀可控情况下,失业率没有降到5%左右,美联储便“不敢”加息,因为5%是危机前的平均水平,也是美联储认为的自然失业率。美联储在这里的逻辑是:长期宽松的利率,甚至包括几轮QE,是美国失业率下降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原因。然而,美联储将失业率的下降完全归功于自己的货币政策有些一厢情愿了。08年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快速降息至0附近并购买有毒资产,对拯救金融危机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部门和私人部门去杠杆的成本。但是美国失业率因为经济去杠杆而快速攀升。同样的道理,失业率后来的下降不是因为美联储低利率,而是因为美国去杠杆基本完成。
3. 加息并非末日,中国有能力应对
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环境除了缓解了资本市场大病初愈的疼痛以外,对美国实体经济的作用相当有限。美国超发的货币大量都以现金的方式停留在银行的账面上。我们的观点认为美联储其实早就可以加息,回收一部分多余的流动性,降低美国资本市场再次出现泡沫的可能。尽管有观点指出加息导致美元升值,进一步打击美国疲软的出口,但我们认为全球需求下滑才是美国(以及其它主要出口国家)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美联储加息对美国实体经济不会造成特别大的直接影响。
事实上,美联储从退出QE开始,一直在讨论危机后首次加息的时间。全球市场都在对美联储加息的时间做出预期并制定策略。可以说,美联储2015年加息似乎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国际资本已经在悄悄的流动,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可以说也都已经提前调整完毕。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次美联储的会议决定放缓加息都可以看作是一次“意外的刺激”,即对资本市场而言,美联储什么都不做就是利好。难怪这次会议之后,全球资本市场都在“谢主隆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在资本市场中走钢丝的国家,金融市场对美联储要加息谈虎色变。其实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虽然对国内市场有影响,但是中美两国投资回报率的相对变化才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更主要的原因,况且加息事件已经被市场预期,资本跨国调整已经提前作了部分准备,同时资本跨境流动在我国受到监管。由此,我们认为国内投资者大可不必“神话”美联储加息的作用。
美联储一再推迟加息时间,到现在已经处于略为尴尬的境地。资本市场除了依赖央行的货币政策决定投资策略以外,还向来以央行的政策取向来解读经济状况。联储这次又推迟了加息,市场或许会解读为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还未稳定,或者美联储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对美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正是因为美联储对市场进行的误导,反而束缚了自己的货币政策。市场担心中国经济放缓不利于美国自然有道理,但美联储的这种货币政策方式(相机抉择)虽然应付了之前的危机,但现在已经成为了经济波动的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