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缝均匀性; (2) 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工作: (3) 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可以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下工作; (4) 降低对工人操作技术的要求; (5 )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的焊接自动化; (6) 能在空间站建设、核能设备维修、深水焊接等极限条件下完成人工无法或难以进行的焊接作业; (7 )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技术基础。 1.1.2 自动焊接机械手的发展历史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自动焊接机械手诞生和发展到现在,自动焊接机械手研究大致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指基于示教再现方式的自动焊接机械手,由于其操作简便、不需要环境模型,并且可以在示教时修正机械结构带来的误差,因此在焊接生产中得到大量的应用。第二代是指基于一定传感器传递信息的离线编程机器人,它得益于焊接传感技术和离线编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快速发展,目前这类机器人己经进入实际应用研究阶段。第三代是指具有多种传感器,在接收作业指令后可根据客观环境自行编程的高度适应性智能自动焊接机械手。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己成为必然趋势。 采用机器人焊接己成为焊接自动化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自动焊接机械手由于具有通用性强、工作可靠的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焊接生产中采用机器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稳定和保证焊接质量、实现小批量产品的焊接自动化。国外发达工业国家在制造业中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当广泛,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焊接工业机器人刚诞生不久就开始应用机器人进行焊接加工,经过四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不仅技术上相当成熟,而且在实际应用上也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