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青海:筑牢生态线 坚持绿色发展

       2019-09-18 1010
    导读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嘱托青海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3年来,青海省牢记嘱托,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逐渐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路径。

      进入9月,在可可西里卓乃湖产崽的藏羚羊结束回迁,返回原栖息地。据当地保护站的观测,今年藏羚羊回迁数量达到4800多只,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一成。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也是生态系统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关注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情况,还与保护区的管护人员进行了远程视频交流。

      3年来,青海省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扩建观测站点,在国内率先建成了“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保护区远程视频观测系统,对重要冰川雪山、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动物做到精确观测。

      除了加强监测,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封山育林等一系列举措也在加强。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当年407名牧民为保护生态,从400多公里外、海拔4700米的长江源头搬迁到这里。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村里考察生态移民政策落实情况,并与村民申格一家亲切交谈。

      幸福的日子长着呢!这些年,当地除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发放生态管护补贴外,还每年给生态搬迁户补贴3000元的燃料费,给16岁以下55岁以上困难群众补贴5600元。现在村里新建了幼儿园,实施了供水管网、电网,燃气入户等改造工程。藏族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环境整治等建设项目也在进行当中。

      比起搬迁前,长江源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0多倍,村容村貌也有了明显改善。

      像长江源村村民一样,目前有10万生态移民在另一方水土上开始了新生活。而他们共同守护的三江源生态也日益改善,与移民前相比,三大江河源头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草原产草量提高30%。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青海全力推进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39个,面积已达约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news.eeeqi.net/show-3185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