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教育的别样风景

       2019-09-05 980
    导读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孩子和老师。聋哑女孩王雅妮向总书记弯了弯大拇指,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孩子和老师。聋哑女孩王雅妮向总书记弯了弯大拇指,用哑语表示“谢谢”。习近平总书记笑容可掬地跟着学:“伸大拇指是‘好’,弯一弯是‘谢谢’。”

      “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总书记这样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孤残儿童保障工作持续加强,特殊教育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汇聚,为这一特殊群体照亮前行的路。如今的王雅妮实现了梦想,成了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而孤儿、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也正在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怀,受到更好的教育。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山西省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特别的爸爸妈妈,筑起我的“新家”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

      “宝宝们,起床啦。”高美丽轻声唤醒睡梦中的四个孩子,在他们脸上各亲了一大口,然后有条不紊地给孩子们穿衣洗漱,喂他们吃早饭。

      高美丽家的早晨,看起来和其他人家一样平常又温馨。家里四个孩子,最大的不到3岁,最小的只有1岁半。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美丽夫妇和这些孩子们并无血缘关系,他们是生活在福利院的模拟家庭。

      这四个孩子中三个患有中重度智力障碍,另一个因早产而发育迟缓。“3岁以前,这些孩子处于建立母婴依恋的关键期,需要有爸爸妈妈的精心照顾,我和我爱人充当了孩子父母的角色,给他们完整的家庭关怀。”高美丽说。

      丁丁(化名)是高美丽家最小的孩子,因发育迟缓,1岁半的她看上去只有七八个月大。每天早上,特教老师都到模拟家庭将丁丁和哥哥姐姐们接去上婴幼儿抚育课程。经过半年的学习,丁丁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对话,每天下课回家,都开心地叫着“妈妈”。

      在山西省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17岁的小刚(化名)已经在“家”里生活了5年。2014年,福利院聘请了10对夫妻,与孤残儿童们组成了10个家庭。

      小刚从小性格敏感,脾气容易急躁,刚进入模拟家庭时很不适应,总和“爸爸妈妈”吵架,嫌他们管教太多。但慢慢地,小刚体会到了父母的用心:“他们是怎么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就是怎么对我的。生亲不如养亲,养育之情一辈子都割不断。”

      过去,我国孤残儿童养育模式主要有机构集中供养和家庭寄养两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专项规划累计投入近20亿元用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不少地方积极探索“模拟家庭”养育模式,让孤残儿童在家庭环境里成长。

      孩子们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内玩耍(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特殊的园丁,灌溉最美的花

      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里,13岁的一一(化名)是个看着会让人有些害怕的孩子。这个男孩半边脸长满了血管瘤,还患有癫痫,智力发育不全。

      2016年,福利院成立了特殊教育学校,该让哪个老师带一一却成了问题。

      他的情绪不稳定,动辄就哭闹,在地上打滚,癫痫也随时可能发作。能照顾好他吗?不少老师心里打鼓。

      “那天,我看到他一个人在院子里荡秋千,他居然笑了,还冲着我笑了一下。”当时刚大学毕业的王炜心想,或许自己和这个孩子有缘。“我是学特殊教育专业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带好他。”她主动请缨,让一一进入了自己的班级。

      从此,王炜上课再也不能穿裙子了,常年穿着牛仔裤,因为一一随时可能会跑掉,她要跑得更快把他追回来。

      每次来到学校,一一就不停地哭,要不就在地上打滚、撕书,哄也哄不好,训他更是不管用。王炜观察发现,一一喜欢玩纸盒子,喜欢荡秋千。靠着这两样法宝,王炜俘获了一一的心。每当他能执行指令时,王炜就奖励他玩纸盒子。

      慢慢地,一一出去会主动拉王炜的手,再后来,会主动让她抱。他一点一滴的成长,王炜都记录了下来:

      2016年6月,一一可以清晰地发出“爸爸”“妈妈”“奶奶”“哥哥”这几个音了。

      2017年2月,看,一一帮同学推着轮椅!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帮助别的同学,瞧他笑的,好开心啊!

      2019年6月,一一能在规定地方涂色,能在老师语言的提示下擦桌子、放椅子、洗杯子、扫地、拖地、洗水果……

      “和他们在一起,我有时是老师、有时是姐姐、有时是妈妈。”如今25岁的王炜还未结婚,却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倾注了绵绵的母爱,“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只要我们用爱浇灌,花儿必将自开。”

      近年来,我国残疾学生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国家出台并全面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且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区)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随着国家对特教师资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加大,教师数量持续增加,教师学历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孩子们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内玩耍(8月3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特殊的我,有特别的精彩

      在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美容教室内,王雅妮认真地为一位模特进行面部护理,七八名学生围在她的周围,聚精会神地观察她完成每一个步骤。王雅妮用手语进行讲解,学生们则用手语进行提问。

      站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这是王雅妮从小的梦想。但一个聋哑人也可以有梦想,也可以当老师吗?她一度不自信。

      2014年,王雅妮见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这里的孩子和老师时,鼓励王雅妮好好学习,学业有成。

      她更加坚定了理想。2017年9月,她从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去了一所美容学校进修。最终,她又回到了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美容教师。

      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的老师王炜在辅导孩子画画(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谢谢”是王雅妮最常用的手语动作。感受着社会温暖长大的王雅妮,正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残疾儿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8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专任教师5.87万人,近年来均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更多特殊的孩子们拥有了让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的贵州省遵义市,已举办了两届特殊教育学生艺术节。在艺术节上,这些孩子们载歌载舞,同样光鲜夺目。人们看到,残疾孩子也如此优秀,他们不再默默成长于某个角落,也可以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此前就读于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穆洪波,现进入北京联合大学,主攻钢琴调律;同样从该校走出的蔡丽雯,成为国家残疾人游泳队运动员,并站上了里约残奥会的领奖台。在党中央的关心下,这些特殊的孩子,正在绽放着特别的精彩。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news.eeeqi.net/show-3176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