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侠客岛:中国为什么要投资非洲?

       2018-09-05 1800
    导读

    今天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这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今天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这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引发了强烈的掌声——

    “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国希望各国都能在处理非洲事务时做到这‘五不’。”

    中国最高领导人为何要着重提到这几点?

    历史经验

    中国一直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尊重。事实上,今天习近平提出的这五个“不”,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一脉相承。这也是中非合作与西方对非政策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王洪一告诉岛叔,从历史上看,近代以来,中国曾接受过西方列强带有各种附加条件的“援助”和贷款,其结果教训沉痛;非洲也曾深受其苦。正因如此,中非合作表现出一种跳脱历史陷阱的睿智。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寿慧生研究表明,西方社会对非援助附加了大量条件,把雷同的援助方案应用于国情截然不同的非洲国家,同时用僵化的价值观,例如备受诟病的华盛顿共识中的新自由主义原则,以及实行西方的普世价值等“政治正确”,来指导援助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方式。这导致很多国家用于民生的政府支出还不及清偿国际债务的费用。

    在他看来,这些附加种种政治条件的“致命援助”,使非洲国家沦为援助对象而非发展主体,在发展方向和操作方式上听命于西方捐赠者,丧失了发展的自主性和发言权,也扼杀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因此,连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伊斯特利也曾经严厉抨击西方国家战后对于非洲的“国际援助”。比如,尽管人们公认非洲儿童无法享受十几美分一支的抗疟疾药为一大悲剧,更大的悲剧是,在西方为非洲投入6000多亿美元的援助之后,非洲儿童仍旧无法获得十几美分一支的抗疟疾药。就在2000年《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中,还把非洲称为“毫无希望的大陆”,认为这里“无可救药,未来注定野蛮和发展不足”。

    而中非合作之所以称得上“互惠互利”,就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中国恰恰遵循了落后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

    真实投入

    国内经常有人会问,中国为什么要跟非洲合作?

    在王洪一看来,这是因为中非的产能互补性非常强,非洲的发展潜能又会带来巨大的市场。中国有资本,一些产能和技术也出现了过剩,需要寻找市场和投资机会。而非洲的需求则是工业化起步,需要资金,需要就业,需要摆脱国家经济只能靠“往地下挖”的状态。

    如此前侠客岛指出的那样,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要搞投资、搞产业,需要许多的基本配套。盖一栋住宅尚且需要平整土地、铺设管网、搞好道路和配套设施,兴建长远产业就更需如此。

    如果一个地方没水没电不通路,即便技术再先进、工人再勤劳,也造不出什么来。如果当地的工人没有技术培训,不可能变成可以熟练操作机器的合适劳动力;如果不帮助非洲提高公共卫生水平,也很难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例,数据显示,2006年起,对非贷款就占到全部境外业务的三分之一,包括了铁路、公路、医院、住房等项目,未来还会增加对农业、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样,中非合作有相当多“一拍即合”的领域。例如,非洲有着丰富的资源,如原油、锰、铜等;但这些资源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开发,且被西方国家以低价压榨掠取。中国对资源的需求无需多言,这样双方就有了合作的基础。王洪一介绍,中国从非洲进口的铜、棉花,数量比国产的还多;中企在非洲的油田项目则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巨大帮助。

    中国的基础性工作正在带来效果,连西方也在享受中国在非建设的成果。美国《外交学人》网站就刊文举例称,在曾经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建成了阿瓦萨工业园,工业园中的头号工作岗位提供者,则是美国服装企业PVH公司。

    《外交学人》这样说:“如果没有中国在埃塞俄比亚各地修建的铁路、公路和发电站,PVH和其他全球投资者不可能在这里经营他们的企业,并且创造成千上万令人觊觎的制造业岗位。”

    在西方媒体看来,当“西方政府几乎放弃了这块大陆”,将其视为“不稳定、移民和恐怖主义来源”时,中国看到了互惠共赢的机会——2000年,中非贸易额仅有100亿美元;去年,中非的双向贸易额已达1700亿美元。同时,麦肯锡给出的调查报告显示,在8个非洲国家的10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企业89%的雇员是非洲本地人。

    合作共赢

    事实上,2000-2010年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速是5.4%,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据测算,到2050年,非洲的人口和劳动力将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年轻人口,将在未来带来工业化推进、消费增长、规模经济提升,这一切都将为在这里投资的企业带来更大机遇。

    根据《福布斯》的测算,在整个非洲,“中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一年产生的收益约500亿美元,对中国公民来说,这直接和间接变成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非洲代表着一个重要的经贸前沿领域”。

    非洲人很明白,中国的外交实践中从来没有殖民的污点。中国跟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与非洲平等相待。

    经济上,中国需要非洲的资源,是公平的买卖,还帮助非洲进行产品资源的深加工;中国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再加工,例如尼日利亚的石油经过中国的加工成为柴油、汽油,再次进口到尼,延长、完善产业链;不光把中国制造送到非洲,也帮当地搞非洲制造,帮他们把原料变产品,而且可以把产品销往欧美市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来世界上不仅会看到中国制造,也会看到更多的“非洲制造”。

    尼日利亚的《先锋报》是这样说的:“与西方不同,中国不霸道,它没有宣称它的敌人必须是我们的敌人,也没有要求盟友加入地盘争夺战。相比之下,当美国人与其他国家作战时,例如与土耳其和伊朗的持续争端,美国坚持,其他国家要么加入经济制裁,要么受到惩罚。中国人告诉我们,蜡烛不会因点燃其他蜡烛而失去亮度,而是让世界变得更加明亮。”

    肯尼亚的《民族日报》则更明确地指出:“对非洲来说,中国是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它努力打破基于几个世纪欠发达的古老的‘贫困陷阱’。”

    6500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高速公路、200多所学校、80多座体育场、数十座政府办公楼、议会大厦和大量的机场、港口,非洲通信的现代化,以及常驻2000多名维和战士对和平安全的努力、几十年如一日对非洲公共卫生的改善……这就是中国在这片大陆上交出的“答卷”,这些务实的行动胜过一打又一打的纲领和口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外媒曾经采访过一位几内亚女孩,她是这样说的:“我们听说,西方人拿出数十亿美元建造公路,但它们从未建成;但如果你看到两个中国人干活,你就知道,那条公路将在两个月后建成。”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news.eeeqi.net/show-296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