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显示,2017年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1.5%,比上月上升18.6个百分点。这一巨大的波动甚至在近两年内都未曾出现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以往经验来看,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走势往往与市场行情有一定的相关性。不过,“对于整个2017年的市场,需要结合一二月份的综合数据,现在还不能判断2017年全年走势是不是会很差”。
多项指标不乐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再度“登顶”,达到61.5%。这一库存预警指数不仅远远高于50%的荣衰线,甚至也是去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的“峰值”。
事实上,不只预警指数的高企,从具体指标来看,1月份的市场情况也并不乐观。总体来看,库存指数和人员指数均呈现环比上升的走势,而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经营状况指数则环比下降。其中市场需求指数和平均日销量指数环比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2017年1月,市场总需求指数为9.4%,环比下降65.2个百分点。比较显著的变化是,经销商认为总需求量“增长”的比例从上月的69.1%降至1.4%;认为总需求量“下降”的比例则从上个月的11.0%升至82.5%。
而在过去的一个月,4S店的集客量也出现明显下降。数据显示,认为1月集客量“下降”的经销商比例由上月的16.2%升至88.8%;认为“增长”的比例由上月的50.7%降至4.2%。“1月份以来客流确实有所减少,成交情况也较为平淡,尤其春节过后。”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一家合资品牌4S店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但也基本符合预期,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销售淡季。”
受此影响,1月份4S店成交率与上月相比也出现明显下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1月份成交率“下降”的经销商比例由上月的10.3%升至58.7%;认为“增长”的比例由上月的64.7%降至9.1%。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的情况在2月恐怕也无法得到扭转。调查显示,经销商认为市场需求“增加”的经销商比例由29.4%降至4.2%;认为市场需求“减少”的比例由38.2%升至67.8%。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2月份经销商经营状况将差于1月。调查显示,认为2月份经营状况“好”的比例由20.6%降至9.1%,认为“不好”的比例由11.0%升至36.4%。
对此,郎学红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
政策与节日双重推手
高达61.5%的库存预警指数几乎回到2015年市场行情不佳的光景。不过,2017年开年即出现这一情况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政策与节日等特殊因素影响。
今年1月1日起,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已经开始按照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而在此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对于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的购置税实施减半优惠,按照5%的税率征收。这一政策的变化意味着,相比于去年,消费者购买一辆10万元的车需要多花两千多元。
如今,购置税优惠退坡政策实施已有一个多月,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相比12月份,市场的需求和销量明显下滑,1月份的库存预警指数受到1月份销量下滑的影响。”郎学红认为,市场需求的下降导致库存预警指数明显攀升。
市场的走势初步印证了购置税优惠退坡政策刚刚出台时部分分析机构对于“2017年开局不利”的判断。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此前预测,购置税到期的不确定性将造成2016年末抢购,透支部分2017年的购买力,加上购置税优惠幅度退坡等因素影响,预计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在2940万辆左右,增速为5%。
“12月份汽车市场需求透支效应在1月开始显现,加之春节假期的影响,2017年1月的市场需求和销量会大幅下降。”郎学红表示,1月份汽车销量将会出现同比微增、环比大幅下降现象。不仅如此,2017年相对较早的春节放假时间也强化了这一现象。春节假期加之2月份工作日较少,均会影响汽车销量,这也使经销商库存压力短期内增大。
此外,郎学红认为,由于2016年11月、12月多数经销商完成了全年的销量任务,因此在去年年底,很多厂家及经销商的促销政策都有回收。也就是说2016年年底优惠冲量的情况并不明显。而在1月份遭遇市场压力之后,反而出现了成交价格的小幅下探。而经销商对于2月的市场预期并不乐观,或将使2月的市场延续成交价格下探的态势。
经销商生存环境待改善
尽管郎学红谨慎地表示,仅凭1月的库存状况难以判定全年的销量走势,但高企的库存再度让业界对经销商的生存情况多了几分担忧。
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东风悦达起亚发生经销商集体“反水”事件。尽管此后厂方与经销商已进行交涉,在1月份的指标分配上进行了大幅调整,给了经销商“喘息”的机会,但高库存的实际境况让厂方对经销商销售倒挂的局面还未改变,由此造成市场价格体系混乱、销量持续低迷现象也还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于17个月前离任的东风悦达起亚原总经理苏南永不得不再度回归,希望将厂商关系重修于好。
不只是东风悦达起亚,过去一年,尽管经销商生存状况较2015年已有所好转,但经销商“逼宫”厂商的事件亦是数见不鲜。去年4月,因库存压力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湖南省全体长安福特经销商一致要求暂停提车。此后,进口现代经销商集体向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送联名函,一致要求退网并赔偿经销商损失。时至11月,部分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因不满“上汽奥迪”合作项目向厂家“逼宫”……
为了缓解库存过多带来的资金压力,尽快回笼资金,更为了应对汽车厂商的销售指标,多数经销商选择了“简单粗暴”却最为有效的方式——降价促销,以价换量。同时,也通过提高售后服务来“找补”日益下降的新车销售利润。
根据去年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榜,百强经销商不仅盈利能力受到严峻考验,收入增幅同样明显放缓。数据显示,连续两年入围百强的84家汽车经销商集团2015年整体毛利较2014年下降25.79%。而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2015年总收入约12714亿元,同比增长约3.2%,增幅较2014年的9.4%、2013年的16%出现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介绍,“2015年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毛利率同比下滑1.66个百分点,已降至4.47%;净利率为1.22%,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投资回报率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降至7.7%。”
这样的数据足以证明,经销商的生存现状堪忧。在经销商盈利能力每况愈下的情况下,高企的库存或许将成为压垮部分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双双突破2800万辆,按照中汽协的预测,2017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900万辆。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想要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利益休戚相关的经销商与厂家之间,显然更需要代表和平的橄榄枝,以及更加均衡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