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时政热点:专车莫成安全洼地

       2016-06-20 1180
    导读

    最近,几起事件让专车安全再次受到公众关注:先是天津一位姑娘乘坐专车时遭遇变态司机,后是一位公众人物因与顺风车主发生纠纷被

     最近,几起事件让专车安全再次受到公众关注:先是天津一位姑娘乘坐专车时遭遇“变态”司机,后是一位公众人物因与顺风车主发生纠纷被其砍伤。

    不知不觉中,专车已在中国走过四五个年头。起初,不少用户钟情于它带来的出行便利和优质服务,纷纷为其点赞。后来,纠纷、争议不断上演,抢劫、骚扰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人们逐步意识到:原来技术进步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走所有问题,原来专车并非“天生完美”,安全可能是其最大软肋。

    世上确实没有绝对的安全,但在出行领域,作为服务提供者的专车平台却理当矢志不渝地追求绝对安全。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做得还远远不够,有的甚至成了“安全洼地”。

    “你们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一家平台企业给出的答案是司机信用体系,也就是乘客评价体系——司机每完成一单所获的乘客评价,都会被记录在其信用档案中,左右日后其他乘客的选择。相较传统出租车遭人诟病的低效投诉机制,这种监管创新固然不错,却不能让人完全放心。它毕竟属于事后监管,难以预先堵住安全风险。

    每一单专车出行,都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丝都马虎不得。对于专车平台来说,“防患于未然”的事前和事中监管比事后监管更重要也更关键。恰恰在这两方面,一些企业或者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或者有心无力、未尽全力。

    拿事前准入来说,人们通常认定,接入专车平台的私家车主应当符合无犯罪记录、无精神疾病、无酒驾毒驾等条件,平台确实也会在审核司机资格时提出相关要求。可现实却是,依然有大量“漏网之鱼”钻进平台。今年3月,深圳经初步排查,就在当地专车司机中发现数千名有吸毒前科、重大刑事犯罪前科的人员。

    把关不严,平台当负主要责任。有些企业或坚持运营自有车辆、自雇司机,或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剔除“危险”人员,降低了安全风险;也有些企业忙着抢占市场、做大份额,忽视乃至无视乘客安全,导致风险滋生蔓延。对此,企业理当反思、改进。当然,各地交通管理等部门也应检视自身、完善服务:既然专车已成为如此重要的出行渠道,何不将审核人员资质所需的权威数据资源更主动地向平台开放,让企业把关更及时、更高效呢?

    事中监管也是必需。近期一些司机伪造身份、借用他人账号在平台上接单的行为,就让事前监管化作虚无。有力的事中监管无非两点,一是确认实际驾驶人的身份,二是实时监测监控驾驶行为。从技术上讲,借助手机、摄像头、感应器、GPS定位系统、行车测速系统等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是没办法堵住漏洞。问题在于,改进技术、改造设备可能推高经营成本,加强监管也可能导致一些司机资源的流失。在出行安全与经营收益之间如何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最终决策。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意气风发”地争取巨额融资、“一腔热血”地打补贴战不同,加强对用户的安全保障更需要冷静的头脑、有效的手段,乃至割舍部分眼前利益的魄力。归根到底,只有那些真正把乘客出行安全放在心上的专车平台,才能最终赢得长期竞争的“马拉松”。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news.eeeqi.net/show-1933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