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亿企商贸

    扫一扫关注

    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

       2015-09-17 990
    导读

      昨天,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数量为往年的数倍,也是10多年

       昨天,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今年春夏上海长江口出现大批中华鲟幼鱼,数量为往年的数倍,也是10多年来之最。
     
      “葛洲坝修建之前,中华鲟的产卵地在金沙江。葛洲坝修建之后,中华鲟在葛洲坝下面产卵。”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庄平介绍,长江水产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水 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华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长期监测葛洲坝下产卵场的产卵活动,近2年科研人员没有发现中华鲟产卵,去年上海长江口没有发现中华鲟幼鱼。 今年4月16日,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在长江口长兴岛东北侧部、长江大桥以东3.5公里处监测到一尾野生中华鲟幼鱼。往年上游秋季繁殖的中华鲟幼鱼洄游 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时间通常在次年5月中上旬,这次监测到的时间在4月中旬。
     
      在通过形态学研究确认监测到的幼鱼是中华鲟的基础上,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遗传背景,进一步确认长江口出现的该鱼群为中华鲟幼鱼。但这批幼鱼的产卵地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葛洲坝至上海长江口长江沿线的湖北、江苏、上海等地,包括东海水产研究所在内的多家渔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研机构、高校,正在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全力寻找原因,拉网式寻找这批幼鱼的产卵地。
     
      新闻链接
     
      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 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中华鲟一般在每年的秋季在长江上游产卵,第二年春季游到长 江口,3个月之后游入大海。

    原标题:上海长江口现大量中华鲟幼鱼 数量为10多年之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news.eeeqi.net/show-133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平台由浙江到门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监管

    浙ICP备17023505号-1公网安备浙公网安备33100402331026号号